本文使用「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许可协议,欢迎转载、或重新修改使用,但需要注明来源。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deed.zh) 本文作者: 苏洋 创建时间: 2020年09月02日 统计字数: 2484字 阅读时间: 5分钟阅读 本文链接: https://soulteary.com/2020/09/02/about-the-operation-of-community-products.html ----- # 关于社群类产品运营 最近又继续在做社区产品,过程中结合这两年运营微信群,思考了一些社区产品和人群相关的事情,记录下来,一年后再看看。 ## 写在前面 两年前,在现任“导师&老板”建议下我开始慢慢接触一些小圈子,并考虑建设一个小众的兴趣圈,既然我还算能写博客,那么就从最简单的“读者”微信群开始吧。 当时发布了[一篇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56159997) ,讲述了群的价值观,受众、欢迎的人,和不欢迎的人,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嘛。 这篇内容如同在海里投入了一颗石子,剩下的事情就是慢慢观察惊起的涟漪,慢慢的写文章,审核申请入群的人,一年前我曾写过这个[小群的状态](https://soulteary.com/2019/07/20/talk-about-the-ten-month-old-wechat-group.html) 。 时隔两年,这个群的状态又是如何呢? ## 兴趣群的现状 最近几年大家会频繁提到“数据支撑”、“用数据说话”,那么就数据来说吧: > 365天几乎天天都有人冒泡、讨论一些技术问题,时下的话题,几乎没有广告(招聘、软文),即使严格/苛刻控制入群人员,人数还是扩展到两百多号折腾控,活跃的群成员基本都是实名相待,不少同学已经线下面基了不止一次(2020年情况特殊太可惜了)。 就上面的概括来看,状况是否还是挺好的呢? 私以为这里存在一些误区,是一般“运营执行者”的误区,我们真的需要 365 天的活跃吗?或许需要,但是这应该**不是主要追求的事情**,相比之下,**群内的有效技术问题得到解答更重要一些,或者解答过程中的对话对其他的人产生帮助或者思路启发更重要一些**。 日常工作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我们被“错误使用数据作为核心指标”,从而产生行为动作的变形、走偏,最终拿不到好的结果。 私以为,一个氛围良好的技术群,要围绕有**“好的问题”**、**“靠谱的回答”**,以及能够让相关技术领域人员**“参与的讨论过程”**做持续建设。 那么根据群内人员的状态、活跃情况,分析判断什么是“好的问题”、“靠谱回答”、“如何让他人参与”便是重点,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则是进行一些场景的判断: - 对不够好的问题的处理(不够清晰明确、存在内容安全问题、太过于开放) - 对不是问题的问题的处理(不能够形成逻辑问题、不应该进行讨论) - 对灌水内容的处理(调节阀门) 我认为我在这三块都做的不是很好,接下来会进行尝试,先试试: - 将不够好的问题,引导变为好的内容 - 思考怎么尽可能减少不是问题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会尝试继续刻意的控制人数和话题质量,避免低效讨论,至少让参与进来和看到讨论的人能够有所收获(技能、方法、思路)。 技术/兴趣群内适当的“水分”有助于活跃气氛,提高大家的参与度,但是如果水太多了,一定会严重影响社群内容价值。这点需要再继续学习实践,暂时保持原样吧。 ## 内容与工具 内容与工具的关系,在一些场景下可以类比为:红花和绿叶。合适的信息素材在适合的场景下,通过工具手段向受众传播其内容价值。 工具本身价值在内容价值的映衬下会无限的缩小,不论是从零到一做一套工具性质的应用,还是使用成熟的平台性质的工具产品(比如这个群)。 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切换工具容易,但是切换群体标签困难,因为汇聚人的是“这些标签”、而非工具本身。 “内容为王”这句老话在“流量时代”被慢慢的抛弃,于是出现了非常多快速消费、低价值的碎片内容,但是正因为这类低价值的内容越来越多,**重视内容本身,反而是一件值得去做的正确的事情**。 ## 内容的质量 前面提到“问题和问题的质量”,群内主要话题之所以选择从“问题”入手,我个人认为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人与人的交互方式,是一种高效率信息交换的手段,特别适合垂直领域尤其是技术话题,也符合技术人员常用思考模型。 因为技术问题一般涉及的要素比较多,这里如何对问题进行定义和进行切面刨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提出清晰的问题,才可能有清晰的解答,只有提出合理的问题,才会有回应和解答。 在过程中,应该会对群内的一些同学的思考方式和角度有所启发,包括我自己。 因为群内每个人所处于的阶段不同,所以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混合使用“道术器”角度进行解答,避免“信息疲劳”。 对于非技术问题,能够让大家共情的话题,这块我个人觉得也是有价值的,因未学习新闻传播相关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摸索和体会。 ## 内容的安全 目前几乎所有的有信息输入的产品都会使用云平台的机器审核、搭配自己的运营人肉审核来避免运营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对于兴趣群来说,这样做太过繁琐,执行成本也比较高,但是必要的约定和管理手段还是要提前规划的。 我身边见过一些因为内容安全惹麻烦的例子,我个人不想给自己和家里惹麻烦,所以群规特别注明不讨论任何“法规允许外的东西”,并约定如果互相不对胃口,会请离小群。 这点其实还是伤害到了许多内容输入输出的,尤其是在国内搞技术、做学术的两拨人,网络常见问题基本是一定会遇到的问题,这里如果深入讨论网络组网、算法、设备问题,其实真的是好问题,但是如果延伸到“你懂的”的范畴,讨论与监管制度对抗,则属于“惹麻烦”的范畴了。 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惹麻烦”的技术话题,真的是“必须讨论、且适合去在公众场合讨论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接触过不少计算机系的老师教授、高年级同学都曾表示“这是基础,这个都搞不定,还搞什么学术研究”。不表示完全赞同,但是某个角度来说,这类问题或许根本“不是问题”,至少符合不适合在公众场合讨论的问题。 在内容潜在违规,管理者可能面临一些额外的麻烦的情况下,坦白说,如同各种网上不了了之的开源项目一样,如果依靠热情和兴趣维护的内容对自身、甚至家庭造成的损害,那么接下来多数人会选择停止维护。 这些内容是人产生的,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和人打交道,我目前是这样处理的: - 对于在群内提到一两次不希望讨论话题的同学,会先公开/私下给出提醒 - 对于给出提醒,再次出现这类情况的同学,考虑群的持续、个人的安全,执行请离是必要的 ## 最后 还有不少话题和方向没有展开,先写到这里吧。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