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多余的标记语言块或者是为了丰富视觉体验而使用不相关图片也让一部分低端设备压力很大。

那么是不是换个角度可以说,随着交互体验的不断提高,无障碍访问变的越来越难了。技术的发展阻碍了可访问性(WCAG)的实现么?

交互是为了用户体验而存在,用户体验首要的应该是能获取自己想获取的信息内容吧。可访问性出现问题,用户不方便去获取自己想获取的内容,然后用户体验就下降,或者说不存在了。

那么为用户交互而存在的设计是不是就变得矛盾起来了。

或者说,交互是存在可访问性之上的识别,理解,功能开发?…

下面四个网站页面,从时间角度上来说,2000年,2002年,2008年,2011年。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CSS1.0 TABLE流行阶段,CSS2.0流行阶段+TABLE加载图片实现圆角矩形,CSS2.0+机器自动生成DIV结构内容

pages

第一第二的页面是可访问性最高的,却是交互性最差的,除了搜索框看不到任何一点可以让用户去操作选择的地方。 但是纯TABLE标签却可以满足基本所有的浏览器去渲染实现。

第三个页面,使用了大量CSS去定义和布局,但是混合了TABLE和DIV,而且没有定义DTD,以及书写属于HTML4宽松,对于一部分支持有限的浏览器来说,页面结构会混乱,从页面尺寸,局部形状,色彩搭配来说,交互性提高了。

最后一个页面是现阶段流行的"WEB2.0"式的CMS一般页面,没有使用TABLE,全部使用CSS来定义结构,样式和代码分离,并且大量使用PNG透明图片,但是更加庞大的页面,更加丰富的页面,优秀的交互,却让老版本的浏览器渲染吃力。

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