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稍长一些的总结,记录一下最近的时光。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原本应该在前几个周末写出,但是最近实在太忙了,忙到这个月都快结束了,才想起来还没有做总结梳理。

今天写完手头的活,看到家里机柜 UPS 负载为零,猛的记起好像之前在给 UPS 换电池之后就忘记了把设备重新插回去。在将设备断电接入 UPS 前看到设备运行时间在 150 ~ 170 天,不由的吃了一惊,去年高烧不退搬家的事情瞬间翻涌,不由感叹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于是放下了准备继续做的事情,开始了这篇文字。书归正转,先说总结。

工作

还是先聊聊工作。

一个季度过去,感觉转变和突破都有一些,但是相比较预期还是不足够。

个人体会最直接的成长就是能够更多的放下技术细节,也能够更坚定的去坚守一些长期重要的技术细节。在“人力资源困境”下,悟出了一些开发资源整合的方法论,过程中试错代价不大,总体效果还不错,进一步体系化后可以展开聊聊。情绪控制由于长时间紧绷,多数时候还是容易着急,除了继续招聘、培养之外,真的实践有氧运动或许是解决之法,一个季度后看看效果吧。

项目进展目前看起来还是比较好的,在锻炼出一套的打法后,即使当前团队招聘节奏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变慢,也没有对项目产生严重不可控的影响,办法总比困难多。 且目之所及,小伙伴都变的更加靠谱、专业技能更强了,但是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在简历当前平均质量下,满足“招聘新人要超过团队平均水平”有一些挑战。

“招聘”一直是团队工作重心之一:许多遥不可及的梦,有人一起做就有希望。

从去年年末组建技术团队开始,光我一个人收到的简历(技术、产品、视觉、交互、测试)应该有超过起码五千封以上(不含HR转推),线上线下面试了至少两百场以上。一个多季度以来,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团队创建初期,即使没有品牌效应,也需要严格把控人员质量,伙伴人品、专业经验、培养潜力三选二即可,团队启动和磨合成本高,投入时间在团队建设上 ROI 更高。
  2. 年末人员流动少,适当稍微降低非技能外要求,保证团队骨架能搭建起来。
  3. 年初客观原因人员流动少,稍微降低技能要求,但需要坚守底限,同时保障团队基础氛围。
  4. 今年众所周知的缘故,大环境变化,求职者更加谨慎,加大渠道力度和面试频次,坚持最低招聘底限,同时开始寻找外部合作公司作为外援。
  5. 大环境继续变化,度过“金三银四”后,部分行业企业大规模裁员,并缩减外包开支,大量简历涌入,鱼龙混杂情况更严重,在筛选简历过程中增加时间,降低后续不必要的面试时间投入。

可以看到,简历和人员如同潮水起伏“旱涝”的状况都存在,团队人数也有起伏变动,目前自己人稳定在了十个人以里。在有 HC 和有外援的状况下,虽然业务上还是有不少压力,但是只要项目不出核心问题,个人还是不希望突破底限冒进。

况且客观条件也做不到激增大量亮眼简历,多数人对于“研究院/民非机构”的认知是不完善的,也有一些人完全不看 JD 只是看到“AI”关键词就进行了顺手投递,有效投递其实不算多,慢慢来吧。

简单列举几条我认为必要且合适的伙伴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1. 专业技能的基础考察过关,有特别强的背景经验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须。
  2. 具备逻辑思考能力,但是不能只在纸上“空对空”,技术/设计岗位不能眼高手低、交互/产品岗位要有落地能力或证明。
  3. 能够做到与人沟通,协作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保持良好沟通,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孤狼”根据情况而定。
  4. 有拿得出来个人规划、做事有一定的目的性,这类成员可培养性会更好一些。

当然,面试人多了,也会遇到了个别奇葩的事件,比如这个我自己的“瓜”《线上面试摄像头风波》,这个事件后,我们所有的线上面试会提醒面试者我们会保持全程录音录像,一来能够在面试后作为评估依据,二来能够保护团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人员筛选和面试沟通上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总体来说是好事,不能犯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低级错误。

个人认为再给团队多一些时间、多做一些施肥操作,花会开得更好、叶会更茂密;项目只要继续推动,小步快跑迭代下去,收获是迟早的事情,应该不会太迟。

核心的设计和核心的系统,原则问题绝对一点都不含糊,必须全面考虑,对所有有致命可能性的问题做备份方案,核心和相对核心的部分如果出错,解决问题成本太高。

爱好

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十七篇文章,应该是在今年春节前后,知乎阅读总量不知不觉破百万了,小小的知乎专栏也多了四百多个好奇的折腾控关注。

知乎总阅读量破百万

作为一个不跟风、不参与问答、不做群运营推广、不水贴、内容垂直工具效率、编程话题的专栏作者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替换新的知识整理工具后,草稿箱里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希望后面能有更多时间去整理和分享。

网站的话,因为给单位项目上统计,顺手给自己也重新开了GA,看到全时段有人在阅读自己的内容,还是比较开心的,应该还是帮到了不少人吧。去年年中时候立下的“帮到更多人”的小 flag 算是完成了一点点,继续加油。

全时段有人阅读的技术博客

折腾群在特殊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各种audit问题,我一直克制加人,控制人数在 199 有一个多月,但是其实这样对于群内其他同学来说是不好的,无形中阻碍了大家沟通认识的机会,放开之后,很快人数又有了增长,考虑到“氛围”积累,只好再一次稍微控制入群频率。

今年在瑞典和小胖纸过年的时候打通了《宝可梦:剑盾》和《织梦岛》,回来后因为一个人在家里闷的慌,入手了第二台 Switch 和“动森”、“健身环”,但是天不遂人愿,最近忙碌的惨无人道,根本没时间打游戏,都有好几周没上岛了。

刚入手时的开机图

去年年末剁手之后,今年家里基本没购置什么东西,除了第二台“小米音箱 Pro”(用于全屋播放/网络播放双声道)、“小米 Wi-Fi 6 路由器”、“上面提到的 Switch”外…

用作无线 AP 的 Wi-Fi 6 路由器

对了,单位最近有一个项目,配置了性能超高的服务器,熬了一个通宵,搞定了一套超高性能的 CS - CS 架构的应用,在一台比手机还便宜的普通笔记本上可以做到数据采集处理 QPS 上万,在这台超高性能的服务器上,可以做到 10 亿量级的数据秒级查询反馈,过程中辛苦几位好朋友了,特殊时期过去了,得好好吃一顿。

搬家之后,除了 UPS 电池坏了后,还没折腾过家里的设备,趁着机会让设备重新连接 UPS,记录下相关设备的运行时间。

两台 NAS 的运行时间

可以看出有一台时间比较长的已经又运行了 170 多天了,而运行时间少的也将运行 160 天,群晖系统不得不说还是很稳定的,值得信赖。

HomeLab 的运行时间

家里的 HomeLab 打从11月1日重新上电后,就没有停过机,升级新的 GitLab 后,确实功耗会有明显提升,但是良心说,对于体验的改善,这点电还是值得的。

生活

关于生活,闭上眼睛能想到的关键词有:忙碌和感激。

最近一年用在生活上的时间太少了,项目和生活都是长跑,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和调整。

前一阵给一个短域名续费的时候,才发觉参与单位相关技术事务已经一年多了,(域名注册于 2019年4月9日)掐指一算,正式加入也快半年了,毫不夸张的说,比在阿里/美团搞项目加班时间都多的多,当然,投入的时间多了,成长也会更快一些。梳理下来不必要加班还不多,多数都是“救火”、“倒排紧急任务”。等到团队进一步完善后(人员、规范),应该会有所缓解。

总是让小胖纸因为休息、健康等问题生气着急真的不好,是问题,得改。

文章一开头提到的事情,发生于去年智源大会举办前一个月,因为启动时间比较晚,当时团队也没有建设,除了几个临时帮忙的朋友外,就我一个人在fulltime开发,当时加班有点猛,加上要搬家,赶上天气变化就倒了,然后烧了整整七天,高烧退了之后,发着低烧把家搬完。大夫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你可真皮实。

随后过了一个多月后,服役许久的 UPS 电池报废,相关 HomeLab 设备不得不断电重启。11月初的某天,终于有时间将 UPS 电池进行替换,但是当时忙着赶进度,之前重新启动的设备便没有插到这台 UPS 上,直到今天。

UPS 电池购买记录

今年过年的时候,在瑞典隆德,因为担心大大咧咧不做防护的老外有问题,我们俩宅在家里,做了有史以来最好吃的饺子、过了最安静的一个生日,或许也算弥补了一些当时巴厘岛加班写代码影响小胖纸心情的“锅”。

在瑞典大学城开始宅家后,唯一一次出门吃饭是小胖纸外导盛情邀请,并且鼓励安慰我们没有问题,当时还是比较感激的。

回来后根据规定还是得宅着,当时物资匮乏,单位杨姐大老远开车送消毒液到我所在的拉了三圈隔离带到小区,怵是怵,但是还是鼓励我“没事儿”,真的挺暖的。

俩毛孩子丈母娘在我们不在的日子里,细心呵护这俩熊孩子,现在不让车子和外来人员进小区,一个人提着两头猪,背着包,绕一个小区送它俩出来,真的挺感激的。

你看这俩猫它又大又圆

继异地后的异国很快要结束了,小胖纸快要回国了,希望一切顺利。

最后

一年一度的智源大会很快又要开始,相比较去年,今年的挑战更大,今年的战斗过去后,或许可以聊聊项目、团队从零到一过程中踩过的那些坑,例如:项目招标采购、兼职招聘、寻找外包合作公司、在团队完全不知名且非互联网方向的前提下做招聘…

“戒骄戒躁,稳步前进,把事做好,不负所托。”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