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主要分享即将四岁的“折腾群”的运营经验,以及阐明一些我个人在网络上的交友观。

我希望这篇内容,能够帮助到想要加入我们 “一起折腾” 的新朋友,了解为什么“入个群都这么麻烦”;也希望这篇内容,能够对想要了解 “社群运营” 的同学有所帮助: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朋友。

写在前面

这篇内容,或许应该早一些写出来,或许此时此刻,我的好友列表中可以多出不止三位数的有效的“灵魂连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写出来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足,导致 “得罪人” 做 “吃力不讨好” 的事情。

在权衡 “得到和谐的新朋友” 和 “收到网络上的负面反馈” 的收益和风险之后,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

每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发光,如果一群人能够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团光亮就能够照亮黑夜。

为什么要持续地交朋友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 牟子《三国志·蜀书八·秦宓传》

随着年龄的增长,投身到各个领域的我们,除了少数“闲云野鹤”的选择之外,大概率都会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圈子进一步聚焦,但这也导致了我们的视野或许会不断缩窄。

交朋友对于打开视野,避免视野过早收窄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尤其是天南海北、兴趣相似、背景不同的人在一起之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 杜甫《徒步归行》

如同几年前在“关于折腾群入群的那些事”一文中开篇就提到的观点:“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一起走。”想要抵御孤独、对抗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寻找价值观一致的朋友。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寻找观点想法都一致的朋友,除了想找到“完全同频共振”的朋友很难之外,有不少问题会因为大家观点太过一致,而无法解决。

有一些和你视角不同的朋友,能够点醒你,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们需要积累能够带给你幸运的人。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 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多数人是无法习惯“孤独”前行的,所以寻找“陪伴型”的朋友是必须的。但是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也需要尽早接受“一部分朋友只能陪伴你一段路”的觉悟。一个院子穿开裆裤玩大的朋友、一个教室里一起上课的同窗、一个寝室里互相吵闹的伙伴、一个公司里互相“挖坑”的战友,只有少数在人生旅途中陪你走很久。

所以,为了能走的更远,我们需要不断的寻找“温暖的群体”,群体也需要不断补充“温暖的个体”,来让火光更明亮、持久。

一些颇为麻烦的群规

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 - 刘向《说苑·谈丛》

因为群里同学的地理分布不同,也不全在国内,生活背景更是大不相同,从事的行业虽然都和技术相关,但也多种多样。所以很多时候,讨论的内容和时间线也是“五花八门”的,从各种技术问题、具体的产品到硬件、网络,甚至是某个多数人都陌生的行业、职业经验等,当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热点事件的时候,群里可能也会有小伙伴分享,这里可能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了避免我因为这个“为爱发电”的小群因为不可控的“内容安全”问题而被封禁,在入群前就有反复约定,群里“禁止讨论法规允许之外的内容”。也曾经因为这个原因,请走了一些同学。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 李毓秀《弟子规·信》

考虑到多数人都有微信账号,并且使用微信来沟通是最为方便的,所以将群设立在微信中。因为微信的提醒是按照每一条信息来进行的,并没有其他 IM 工具 “debounce”(折叠、压缩) 减少连续通知打扰的能力,所以我会要求连续发送信息的同学合并短消息。

除此之外,对于手机党来说,完整的一段话,比一条一条的文本矩阵,阅读体验会好不少;对于发送习惯发短消息的人,改为长文本,可以更清晰、完整的表达观点;对于想搜索资料的人来说,定位资料位置也是更好的。

未交之先宜察,既交之后宜信。 - 王肯堂《交友》

不论是因为对“苏洋”这个自然人好奇,还是为了交友、解惑进的群。

在交朋友方面,我想没有人喜欢“单方面透明”,所以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加你好友,然后上来“前考虑名字的隐私风险”(底限)、“自我介绍的隐私风险”(可讨论)、“朋友圈的隐私风险”(无所谓),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浪费双方时间:出于最大的交友诚意,其实我已经将我个人从爱好到履历都分享给你了,希望以真心换真心,如果基于此还不能换得对等的结果,那么这段“缘分”不要也罢。

在过程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很有趣儿的事情,比如一开始是“化名”,最后换做“实名”,虽然只是一个小动作,但倘若“言文而不信”,则“行诡必不实”。(在早期,我也移除掉了几位名字有变化的同学)

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攡文也必简而深。 - 《文心雕龙·铭箴》

所有技术群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技术问题”,不论是实打实的“方案、解惑”,还是曲线救国的“人”的连接。

前面提到了,这个群里、包括我在内,都是用爱发电的小伙伴,如果群里总有提“低质量问题”(非难易度、而是态度不正确、描述模糊)的人,必然会打击回复问题的同学的积极性,也影响群里其他同学的参与。前文提到过,大家从不同视角、场景,能够更完善、更有效率的解决问题。

所以,要求能够清晰的描述问题,而不是定义问题,就非常关键,既能让群里同学的提问能力变好,又能节约回答的人的精力和时间,当群里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热心人构成的时候,顺手帮忙也没什么。

虽然在一些平台和群里应该是付费问答,但是那就不是交朋友啦。

以不息为本,以日新为道。 - 刘禹锡《向大均赋·并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难免因为身边的一些麻烦,陷入悲观情绪。这个时候,如果你认为我是你的朋友,我希望能够作为朋友,帮助你渡过这个阶段:或倾听、或开导、或合作携手同向而行。但是,有一些持续性悲观的人,以及习惯性负面的人,对于我或者大家一同维护的群来说,过分消极了。

可以散播焦虑的地方有很多,这里就大可不必啦。

脱离互联网的交友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在互联网时代,好朋友虽然不一定要见面,但是见面畅聊一定比在网上敲键盘,容易共情,减少冷冰冰的文字所带来的误会。

在这四年里,包括我在内,不少小伙伴都发展成了线下的朋友,甚至有了一些神奇的项目合作,不过受限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及地理位置,大家多数都还拘于城市。

或许,在未来合适的时间点,大家可以面对面交流,打破交友过程中的“次元壁”,建立更深的友谊和羁绊。

教训和收获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戴德、戴圣《礼记·曲礼上》

收获和教训有不少,先分享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例子。曾经群里有一位同学当面指出我不该有的“傲慢”,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宝贵的收获。自此之后,在回复问题或者审视问题前,我首先会问自己两句,我的立场是足够客观的吗?这是对朋友该说的话吗?

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 - 韩婴《韩诗外传》

如果你真的是在寻找朋友,那么一定要敢于和朋友说实话,曲意迎合是换不来朋友的。这里也要做好觉悟,你会失去某一位朋友。但如果这位朋友能够听进去,或者明白你的立场和用意,相信你们的友情会更笃定。

对于只喜欢听好话的人来说,可以适当保持距离,因为他的成长曲线注定会比较有限。有限生命里,“近朱者积极向上,近墨者容易消沉”呐。

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 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不要丧失交友的勇气,下一个“陌生人”或许会不同。

虽然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让人沮丧或者不那么舒服的“招呼”,但是为了结交更有趣的灵魂,要始终保持“希望”。正因为不容易找到好的朋友,所以当遇到了值得结交的人,才能够放肆的开心,哈哈。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 王守仁《传习录》

交朋友,需要平等的关系,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句话之前,很容易损失“缘分”。在网络之外,工作、协作关系的背景下,除个别愿意以心换心的朋友外,很难真正的平等,以及相互相信本身的目的足够“单纯”,从而影响交友。

而基于网络的陌生人关系,反而容易通过“距离感”达成这个平等的关系,尤其是当他的目标和你一致,都是交友的时候。

互联网时代的“好友申请”

互联网时代下,认识一个人的成本被无限降低,但是“结识一个朋友”的成本可能却被抬高了不少。因为多数互联网冲浪者可能每天都被各种乱哄哄的营销所骚扰,被因为信息泄漏或者参与某些活动,而带来的“各种陌生人”而骚扰。

这很容易导致一个问题,打招呼的成本和标准被拉高了。除了大家的不同的日常习惯之外,基于陌生网络的信任建立的门槛也变高了。

通过扫码而加我的人,主要来源于知乎的一篇写满了规则和例子的文章。虽然在文章中提到了,需要备注实名,说明来意。但我还是常常收到“防备感”比较重的“好友申请”,惜字如金,只提“加群”二字,仿佛我是一个“入群机器人,或者运营小助手”的假人。

或者,遮遮掩掩的,不愿意从朋友角度进行自我介绍的“打招呼”。即使退一万步,不为群里其他同学的沟通环境考虑,单从个人交友体验来说,将心比心,我们不会和现实中的朋友使用非常防御性的文字,来进行自我介绍的,尤其是朋友已经向你公开过个人信息,是吧? 所以,这类“好友申请”,如果结合朋友圈长期信息,无法判断是一个“工程师”背景的同学,多数情况下,我会直接谢绝入群。

简单来说,我不希望一个没有利益相关的,因为兴趣而聚在一起的小圈子里,突然闯进来几个“强运营目的”的人来破坏氛围。 我不排斥想来学习运营技巧、或者非工程师背景的,技术相关的同学加入,但是我非常排斥一进群就疯狂营销的人。相信你也不希望一堆朋友在饭桌上吃饭,突然闯进来几个人,人还没坐下,就掏出要卖的东西,和每一个人开始兜售,这不是交朋友,这个行为在一个目的是交朋友的群里,也显得格外刺眼

除此之外,我也会拒绝一些只想单纯提某个问题,交友目的比较弱的同学入群。我个人认为,基于某一篇文章、某一个开源项目的问题,应当在关联的文章、项目中被公开提出和讨论,这样这个问题的经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而非局限在私聊或者群聊里。除非这个问题,对群里多数小伙伴都有价值,能够带来“加深技术理解”、“有额外的启发帮助”。多数情况下,我会私聊告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些始终不愿意“实名”相告的同学,我会选择在回答完毕问题删除掉微信名片,依旧是出于,我希望微信的联系人中,更多的人能够是朋友,或者能够发展为朋友。

除此之外,在“运营”上,我也存在很大的漏洞。因为折腾群是为爱发电,我本身的高优先级的事情,还是在工作上。打招呼、筛选成员入群也是一件费精力的事情。

在过去一年里,高峰时段,我每周的“过期的好友申请”会有几十位。这里是否通过申请,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按照我在帖子中的备注“请注明是否实名”,还取决当下我是否有时间进行必要的“打招呼”:工作日的申请,等到想起来集中处理的时候,很容易就过期了。 偶尔过期的招呼,在电脑版的微信并不会展示出来,但是当我尝试加好友的时候,会提示“已过期,请手动添加好友”。即使我尝试添加,最终结果也不一定如人意,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群里有几位朋友,一度是添加好友许久,在周末偶然闲下来刷朋友圈,才想起来还没打招呼,拉到群里的。

最后

感谢所有在过程中包容我、帮助我的朋友们,感谢所有当前还在折腾群里,曾经在折腾群里无私分享过知识、经验的朋友们。

也期待,更多新朋友到来,让我们能够一起发光 !D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