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原本会和多数文章一样,因为只有图片记录,缺少文本描述,在草稿箱安静的沉睡。
因为最近知乎举办的一个活动,让我想起了这些有趣的事情,那么就记录下来吧。
写在前面
2008 年,我获得了第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白色的 SONY CS 19。搭载了当时最新的迅驰 CPU(INTEL P8400)和一块 Nvidia 9300M 的独立显卡(可怜的512M显存)。
这台笔记本伴随我度过了高中、大学,陪着我写了许多代码和小程序,跟着我一起去过北航打比赛,最后在新浪实习的时候,因为主板烧掉而退役(《Y485 APU 更换记录》有提及)。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朋友的私信:
“4月1日是刘着山入职知乎10周年纪念日,我们邀请你捐赠一件「旧物」,和刘看山一起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旧物承载了每个努力且认真生活的普通人的时间印记与曾经的喜欢,我们以珍惜日物,减少浪费、循环利用,发现新知的初心,为大家准备了「surprise」,敬请期待 ZHI——。”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老物件,其实是游戏机,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夜晚,疏解了无数焦虑的神器们。
回到北京后,这些游戏机不光是可以打游戏,还可以当“积木拼图”玩。
但是,翻箱倒柜的找不到它们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在前几年把这些老游戏机都快递回家了。此刻它们应该在老家的书架中,陪伴它们的是许多陈年的游戏杂志。(嗯,谁家书柜放的不是游戏杂志呢)
然后,我想到了手机,上学时候陪伴我来北京的老 iPhone。但是,它已经是这样了。
或者,是去掉电池,使用外接电路直接供电的手机,我用来跑通知服务。这两种手机好像都不太适合邮寄。
在翻箱倒柜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去年组装好就收起来的“CS 19”,因为这台电脑的颜色不是“纯白”,可能不符合回收标准。
所以,我又找到了一台之前用过,姑且算是加大版手机的替代品:“白色的” iPad2。我曾经写过一篇它相关的折腾笔记《Apple 老设备(系统)精简记录》,分享我是如何精简它来做“桌面监控看板”的。
好了,让话题回到组装这台笔记本电脑上吧。
过程记录
去年九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台 CS 19 的老电脑,美中不足的是,它是粉色的外壳,而非和我老电脑一样的白色。
收到电脑后,电脑无法通电开机,拆开后发现虽然外观还蛮好的,但是内部早已“锈迹斑斑”,金属析出了无数结晶。我印象中,电脑是可以无电池插电源开机的,但是不论我怎么折腾这台电脑就是无法开机。(大概率主板和电源部分都有问题)
没办法,毕竟是十五年前出品的电子设备了,就当是买了一份组装素材吧,说不定可以和其他的同款设备拼一拼,复原一台可以开机的设备呢。
于是,只好把这台“素材”电脑,和当年的顶配笔记本内存(DDR2 4Gx2),还有一块 2015 年的老固态一起收了起来。
在又蹲了一段时间二手市场后,我遇到了这台笔记本电脑素材的另外一半,正巧这台设备的显示器坏了,无法开机。在收到这台机器后,因为那段时间事情比较多,直到 11 月才有空再次折腾这台老电脑。
于是乎,拆机、去除显示屏幕、清理机身和主板、换硅脂、换硬盘,常规流程一通折腾。
这台(部分)电脑的型号和我之前使用的“小白”几乎一摸一样,除了它的芯片是 P8700 ,比我之前使用的电脑的 P8400 芯片性能强一些之外,没有其他差别了。
接下来,就是把两台电脑的上下部分分别分离,然后把第一台电脑能用的上半部分(显示屏)和第二台电脑能用的下半部分进行合体。
合体之后,对于古早时期(Windows 7 之前)的 SONY VAIO 电脑,还有一个艰巨的事情要做,就是安装操作系统,当时的 VAIO 系列电脑特别挑安装盘,如果不能在安装过程中放置正确的驱动程序,印象中安装过程会死机。
好在,我找到了包含这些古早型号电脑的大神封装好的安装盘,Ghost 还原完成安装后,把一些剩余的驱动打好系统就能用了。在安装系统的时候,还顺带跑了一个古早的内存测试。
一切顺利后,我就重新拥有了一台十五年前的同款设备,硬要说差别的话,就是 CPU 比我那台性能高一些,机器颜色比我那台丰富一些(两个不同颜色设备组合),以及显示屏不知道是我弯折了排线还是屏幕本身有问题,开机后最下边有一些干扰的波浪线。
当然,我的那台也不是没有优势,光驱位置让我改造成了硬盘,就机器磁盘容量和多系统隔离和可玩性来说,我的那台比这台更胜一筹。
被唤醒的回忆
机器组装好的一瞬间,开始了无数被回忆暴击的瞬间。
并不是只有 ThinkPad 才能躺平
虽然这台电脑不是 ThinkPad 系列,但是它拥有着和 Thinkpad 系列一样的神技能:躺平,甚至还能折出有一些负角度(机身厚)。
当然,它也可以拒绝“躺平”,“卷起来”(仰卧起坐)。
当年,索尼营销主打亮点之一就是屏幕素质好,所有的设备好像默认配备索尼那套影音播放系统,有很多设备可以不开机(不引导 Windows 等操作系统),而是引导启动一个 SONY 的“播放器” 系统。
“最好的”操作系统
当年到手后,在这台机器上其实安装过很多操作系统,包括机器自带的 Windows Vista,随后升级的 Windows 7(《硬盘安装 Windows 7 并实现多系统并存》),白嫖到的 Ubuntu CD 而安装的 Ubuntu,以及为了编译程序完全没有兼容性问题,降级装回的 Windows XP。
不过,在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中,如果安装的不是 64 位的操作系统,系统默认最大只能识别 3GB 内存。但是当时你的软件用户普遍都是 32 位操作系统,如果你不准备 32 位操作系统,出了问题都不好调试。
谁说只有雷蛇家的设备才有 LED
这台设备有着类似雷蛇家设备的“酷炫灯条”,虽然长度只比触摸板大一些,但是能够伴随音乐或者机器使用状况进行呼吸转换,还是挺有趣的。
可拆卸替换的电池
这台设备的电池 4400mh 在当时是一个蛮大的电量,不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今年开始小米商城售卖手机的最低容量是去年的小米 13 的4500mh,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个电池简直效率非常低下,尺寸大、容量密度低、充电还慢。
唯一的好处是,它是可拆卸替换的,一如当年的手机,没电了就换块电池,拆下的电池放到座冲或者快充上等它充好了再用。
19.5V2A 的适配器
如果你买过 PSP,那么你对这个电源适配器一定不陌生。因为它看起来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家伙。尤其是那个永远不能严丝合缝插进去的配线,在当时对于强迫症患者简直是致命剂量。
这台机器的功耗其实不是很高,所以这个 30 多瓦的适配器足够我在机器上写代码、编译程序、甚至一遍写代码,一遍看视频。或许类似现在的 MacBook 的 M 系列芯片的产品体验。
512m 的显卡
不同于现在,大家动辄十几或二十几 GB 显存,本地还能跑跑大模型,做视频生成、文生图、图生图、文生图生图生图…
当时的 512m 显存的笔记本显卡,已经能够跑一些 3D (伪3D)效果还不错的游戏了,印象中“国王的恩赐”、“魔兽世界”等等。
浏览器体验
这个老系统上默认的浏览器是 IE6,一个给前端工程师带来无数伤痕处理器,大家需要费不少时间为程序做样式上和功能上的兼容,最初的浏览器程序垫片,浏览器能力探测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
许多年前,地表最强浏览器之一的 Google Chrome,也放弃了对这个操作系统的支持,不过在翻找了一顿古老的安装程序存档后,我还是为 Windows XP 安装上了最后一个 Chrome 的支持版本。
在上面打开了我的网站,因为使用的证书签名系统的升级,在不手动选择“信任这个网站”前,我们只能看到浏览器的警告页面。
同样因为证书签名系统升级,Windows XP 无法正常访问默认的 NTP 服务,导致了访问百度这种签名验证和时间相关的网站也会出错。(当然,可以手动调整,或者假设一个不需要证书的授时服务)
iPad2 小细节
为了符合回收要求,我附加了一台正面是白色的老 iPad。
相比较 CS 19 ,3 年后发布的 iPad2 的屏幕素质有了质的提升。其实从拍照对比中就看的出来,像素点更密集,观感始终是更好的。
对于诺基亚时代过来的“遗老遗少”,对于座充有独特的感受。一边站立起来充电,能够看到屏幕内容,一边还能播放音乐和外接音响,一台设备可以变身“电子相册”、“可视化的超大屏 MP4”,也还是很有意思的。
临关机前,我翻看了这台机器的电池,一台十年以上的设备,目前还有 88% 的最大余量,不得不说当年给苹果代工的厂子的品控有多么严格。
比现在有意无意设计,希望让大家年年换新的厂商们,良心太多了。
最后的最后,再见 CS 19
折腾完毕,关机,擦掉屏幕上的“手指印”,将 CS19 装进包里。
想说的话很多,但是到嘴边后,可能只有一句最为合适:高中时代,感谢有你。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