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睡不着了,稍微写一些上半年的总结和感悟吧。

关于朋友和邓巴数

一个有趣的数字,或者说概念。

虽然这是一个并不新的概念,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互联网产品中都有它的影子,但从朋友口中听到,确实最近几年的事情了。

或许,是因为有着许多次不同的职业旅程,也或许是因为我对技术领域总是保留着好奇心,在过去的时光里,我总归能够找到一些聊的来的朋友,或者能够共情的朋友,包括很多类型,随便举几种:不乏有趣的灵魂、值得倾佩的个体、互吐苦水出谋划策的伙伴、互相成长的队友、能够成为吾师的兄长。

随着你在领域中坚持持续前行,气味相投的朋友,总归会越来越多。你需要维持朋友的时间成本也会越来越高。那么,管理自己的社交尺度、动态更新和设定更清晰的交友规则,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下面是几个我个人实践后,感觉还不错的方法:

把自己的时间托付给喜欢自己、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情上,比平均分配时间给每一个远近不同的朋友,更为重要。

虽然我们可以和每个人都交朋友,但其实并没有这个必要。生命和时间有限,为什么时间不把时间更多的花在你更喜欢的人身上呢?

我认为我们都是在为生活投票,不断寻找更好的朋友。所以,在去年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文章,并挂在了我每一篇文章的下方,和每一个专栏的顶部。

当然,每一段关系都是由远及近的,所以,还需要制定一些简单、稳定的判断标准,让时间来帮忙吧。


选择相对成熟、愿意花时间在你身上的朋友。

成熟仿佛是一个框,同理心、社交尺度、不添麻烦、良好的克制和修养等等等等,好像都能往里装。

但,其实也很简单,甚至不需要后天教育,只需要发自真心,真的拿对方当朋友,能够换位思考。

在朋友开心的时候,和TA一起真的开心,在朋友难过的时候,不要乱刷存在感,在你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不要做出让朋友为难的举止即可。是不是挺简单的?


表达立场、表达逻辑、表达情绪。

即使是因为工作,而结缘的朋友,如果你不能够同 TA 表达立场,不愿意同 TA 解释缘由,那么这类关系大抵一律可以归类为邓巴数中的弱关系。

如果你能够同他表达情绪,不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那么这个人的朋友程度都是可以加深的。不过,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你想要的,也取决于 TA 的想法。

当然,点对点关系中,始终有一个人要“吃亏”一些,先表达这些。不过,如果因此能够收获一个朋友,其实是“赚”了的。


寻找“友善”,积极向上的朋友。

我在之前的成长历程中经历过许多次的迷惘,有不少是自己误打误撞走出来的,但更多的是靠着友善、积极、可靠的朋友的帮助走出了泥潭,躲开了一些人和事情,节约了不少时间。

也遇到过很多负能量爆棚,怎么规劝都无效的“陌生人”,浪费过不少时间。


所以,寻找积极、友善的人做朋友就十分必要。

关于“友善”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可能只是出于修养,而非对你的认可。在前一阵和心理学背景的新朋友的沟通中提到的“人格面具”相关的理论,或许可以科学的解释这个事情,甚至会改变你对于“不友善”的解读:“不友善”是因为行业缘故更多些,还是只限于你。

如果你遵循这个理论继续探索,能够看到一些不同行业的人的特点,以及发现不同的人群交往过程中,确实会有比较明显的优点和比较容易碰到的交往过程中的瑕疵。

当然,这并不重要,因为“金无足赤,白璧微瑕”。不光是要能够欣赏朋友的优秀,也能够真正理解朋友的不足,也是朋友关系能够更进一步的必经之路。


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